课后训练
1.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2.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非常重要,我们先民很早就懂得挖井取水(如下图所示),过着定居的生活。下列哪一远古人类最早懂得这一技术(  )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大汶口人
3.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其中介绍错误的是(  )
A.生活在长江流域B.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C.种植粮食作物粟D.使用磨制石器生产
4.在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时期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尝试着培育野生稻、野生狗尾草,使之逐渐成为自己的主食——稻和粟
B.发明弓箭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
C.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D.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
5.如果你到泰安去旅游,除了爬泰山看日出,你还能参观(  )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6.下列说法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的是(  )
①种植水稻 ②过定居的生活 ③会制造彩陶 ④种植粟 ⑤纺线、织布 ⑥能吃到鱼、肉、蔬菜
A.①②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
7.下列关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相同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用磨制石器B.都能制造陶器,饲养家畜
C.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D.种植粟和蔬菜
8.以下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有(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半坡原始居民 ④河姆渡原始居民 ⑤大汶口原始居民
A.①②③ B.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9.小华正在陕西西安半坡观看遗址内表演人员演示半坡人的生活状况,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一位半坡男子正在田间种植水稻
B.一位半坡小朋友正在帮助大人饲养的猪喂食
C.一位半坡老人正在教年轻人制造彩绘的陶器
D.一位半坡妇女正在用水冲洗蔬菜
10.下列劳动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打制石器 ②彩陶 ③磨制石器 ④制造骨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①④③②
11.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把半坡原始居民遗址,大汶口原始居民遗址,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填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它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处遗址主要种植________粮食作物,建造________房屋;②处遗址主要种植________粮食作物,建造________房屋。
(3)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________和________。
(4)图中的A是________,它的发现说明了原始人类已掌握了________技术。B________,远古人类用它________。
(5)①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共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是什么?哪一个在生产生活方面更先进一些呢?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半坡博物馆是于1957年建成的我国第一个遗址博物馆,包括遗址保护大厅、陶窑遗址室和两个文物陈列室。前些年,《北京青年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氏族村破败不堪,半坡博物馆经营惨淡。文章指出,如今的氏族村已经破败不堪,很少有人游览,展馆破旧不堪,甚至出现局部坍塌现象。展览文物的博物馆自己也变成了“文物”。
材料二:201319日,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再次莅临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出席“品味白鹿原——陈忠实文化代言”系列活动。自2006年起,陈忠实先生就一直担任西安半坡博物馆的文化代言人。西安半坡博物馆新的遗址保护大厅于20066月重新建成开放,新保护大厅在保持原大厅外形风格的基础上,扩大了2 000余平方米的展厅面积,增设了辅助展厅;增厚了围护墙体和改变了屋面结构,增强了保温隔热性能,更有利于遗址保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如果你是半坡博物馆负责人,你会考虑在遗址保护大厅、陶窑遗址室里展出有关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哪些遗物。
(2)为了改变游客稀少的情况,你会策划哪些表演、游戏项目再现当时的半坡人的生活?
(3)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解说员,你将向游客怎么介绍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4)材料二中,为了扩大宣传半坡博物馆,请你帮他们设计一条宣传语吧。

参考答案
 1. C 点拨: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人类。
2. B 点拨:根据图示,在水井上面建立草顶井架,这样有效地保证了饮水的洁净,这最早出现在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
3. A 点拨: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属于黄河流域。
4.D 点拨: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在当时还没有出现,所以不符合题意。
5. C 点拨:A项在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B项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C项在山东泰安大汶口;D项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6. B 点拨: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排除所有含的选项。故正确答案是B项。
7. D 点拨:粟是北方的农作物,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
8. C 点拨: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依然使用打制石器,懂得磨制技术,正确答案是C。
9. A 点拨:分析题意,实际上考查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情况,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水稻出现在长江流域,故不可能出现在半坡人生活场景中。
10. D 点拨:此题考查远古人类的生产工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具由简单到复杂。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制造骨针,半坡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制造彩陶,故答案选D项。
11.(1)①是半坡原始居民 ②是河姆渡原始居民 ③是大汶口原始居民 ② ① 
(2)粟 半地穴式 水稻 干栏式
(3)① ③
(4)纺轮 纺织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 耕地
(5)共同之处:都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粮食作物,并饲养家畜;不同之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这种磨制工具,且石制工具种类增多,从而使劳动生产力提高了。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要比河姆渡原始居民要先进一些。
12.(1)磨光的石器、木制的耒耜、石刀以及骨制箭头、鱼叉、鱼钩、人面鱼纹盆等彩陶。
(2)策划舞蹈、打斗、陶埙及大祭祀表演,仿古猎奇,娱乐休息,欣赏参与祭祀歌舞节目,进行古器具和工艺纪念品制作表演等。
(3)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主要粮食作物是粟。饲养猪狗等动物,用骨制箭头、鱼叉、鱼钩。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住半地穴式房子,内设灶坑,供炊煮和取暖。会制作彩陶,有的出现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会纺线、织布、制衣。
(4)追寻粟米之源,体会原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