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成长
夯基达标  
1.甲、乙两人坐在同一辆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乙为参考系,甲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考系,甲是运动的
C.以车为参考系,路边的树是运动的
D.以车为参考系,路边的树是静止的
思路解析:因为甲、乙两人坐在同一辆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上,两人有相同的运动状态,当甲以乙为参考系时他们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甲相对乙是静止的,A的说法正确.汽车本身相对地面是运动的,故选地面为参考系时甲是运动的,所以B的说法也是正确的.当选运动的汽车为参考系时,是假定汽车不动,则汽车周围的树木都是向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的(即是后退的),所以C的说法也是正确的,同时也可以判D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AB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是假定不动的
B.一乘客在车厢内走动的时候,他就说车是运动的
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D.质点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思路解析: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只是被假定不动,所以选项A正确.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在车厢内走动的人,没有明确参考系之前就说车是运动的是错误的,所以选项B错.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所以选项C错.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所观察到的轨迹不同,D正确.
本题考查了机械运动的常识.在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时,首先要选定参考系;参考系的选取原则是任意的;质点的运动轨迹,是以观察者看到的情况而定的.
答案:A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所谓参考系,只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B.研究一列火车通过一座桥梁的时间,可以把火车看作一个质点而不考虑它的长度
C.木箱沿斜面下滑的滑动与足球沿斜面向下的滚动,都可以看作是平动
D.沿斜面向下滑动的木箱和沿斜面向下滚动的足球,都可以看作是质点
思路解析:A中参考系是人们为了研究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静止是相对的,我们永远也找不到绝对静止的物体,所以A正确.B中涉及到在火车过桥时必须考虑火车的长度,所以不能将火车看作质点, B不正确.C、D中木箱在运动中各点情况相同,是平动,可以看作质点;而足球不是平动,但在研究因运动而引起的位置变化时,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D正确.
答案:AD
4.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地面上放一只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力推它,当研究它是先滑动还是先翻转的时候
B.上述木箱,在外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时
C.对于汽车的后轮,在研究车牵引力的来源时
D.人造地球卫星,在研究其绕地球运动时
思路解析:木箱在水平力作用下是否翻转与力的作用点的位置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木箱是不能看作质点的.当研究木箱的水平方向上的平动的时候,木箱各点的运动情况是一致的,这时可以把木箱看作质点,汽车牵引力的来源与后轮的转动有关,在研究牵引力的来源时,不能把后轮看作质点;卫星绕地球转动时自身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把它看作质点.
故正确选项为BD.
答案:BD
5.在平直的公路上并排行驶的汽车,甲车内人的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行驶,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东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同时向西运动
思路解析:甲车内的人看见车窗外的树木向东行驶,是以自己所乘的车为参考系的,说明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甲车向西行驶;同理,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说明乙车向西行驶,它们的速度相同.
答案:D
6.两列火车平行地停在一个站台上,过了一会儿,甲车内的乘客发现窗外的树木在向西运动,乙车内的乘客发现甲车仍然没有动,如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东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东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
思路解析:选择地面为参考系,树木和地面是连在一起的,树木相对地面静止.甲车内的乘客发现窗外的树木在向西运动,说明甲车在向东运动.乙车内乘客发现甲车均没动,说明乙车相对甲车静止,因而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相同.由于以地面为参考系,甲车向东运动,所以乙车也相对地面向东运动.故正确选项为D.
答案:D
7.下列物体或人能看成质点的是(  )
A.在空中做各种翻腾动作的体操运动员
B.研究足球能形成“香蕉球”的原因
C.确定标枪从掷出到落地的水平距离
D.记录万米赛跑运动员从起跑到冲线的时间
思路解析:物体是否能视为质点,不能仅仅以它的大小形状来确定,关键要看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大小.
选项A中的体操运动员在空中完成各种翻腾动作,充分展示其优美的身姿,故不能看成质点.
选项B中的足球之所以能形成“香蕉球”,是因为足球在空气中的旋转造成的,如果忽略足球大小,就没有旋转而言,也就形不成“香蕉球”.所以不能将形成“香蕉球”的足球看成质点.
选项C中,确定标枪的水平距离时,是测量从抛出点到枪尖落点的距离,这与标枪本身的长度无关.故可将标枪看作质点.
选项D中,记录万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这与运动员本身的身材及跑步动作均无关,故可
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答案:CD
8.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被看作质点的物体是(  )
A.内燃机气缸内往复运动的活塞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
C.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所需要的时间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思路解析:活塞在气缸中运动,研究对象是整个活塞,而活塞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因此可以看成质点.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主要是研究旋转,因此不能看成质点.火车从南京到上海的运动距离远大于火车的长度,因此车长对研究时间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火车可看成质点.
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的时间时,车长不能忽略,因此火车不能看成质点.
答案:AC
9.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思路解析:电梯中的乘客观看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是以自己所乘的电梯为参考系.甲中乘客看高楼向下运动,说明甲相对于地面一定在向上运动.同理,乙相对甲在向上运动,说明乙相对地面也是向上运动,且运动得比甲更快.丙电梯无论是静止,还是在向下运动,或以比甲、乙都慢的速度在向上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两电梯都会感到是在向上运动.
答案:BCD
10.我们坐在美丽的校园内学习毛主席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我们选取________作为参考系的缘故,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________作为参考系的.
思路解析: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取参考系,以地面为参考系时,我们相对地面的位置没有改动,可以判断我们相对地面是静止不动的.我们与地球一起围绕地轴自转,赤道周长大约是4.0×104 km,即八万里,由此可以判断我们是围绕地心运动了八万里,我们是选取地心为参考系的.
答案:地面 地心
走近高考  
11.(经典回放)车辆在行进中,要研究车轮的运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车轮只做平动
B.车轮只做转动
C.车轮的平动可以用质点模型分析
D.车轮的转动可以用质点模型分析
思路解析: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各个质点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则物体的运动是平动;如果物体上的各个质点都围绕某一中心或某一中心轴线运动,则物体的运动是转动.汽车车轮的运动既有平动又有转动.在研究车辆平动时,其转动是无关因素,所以可以用质点模型分析,而研究车轮的转动时,由于车轮上各个质点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不能用质点模型来分析.
答案:C
12.(经典回放)关于质点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A.质量很小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
B.体积很小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
C.在某些情况下,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D.做平动的物体,肯定可以看作质点,做转动的物体,肯定不可以看作质点
思路解析:物体能不能看作质点,与它的大小没有关系,关键是物体的形状、大小等因素在研究物体的运动中是否可以忽略,如果不能忽略,则不能看作质点.虽然地球体积庞大,但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如果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则不能把它当作质点,因为它的形状不可忽略. 
答案:C
13.下列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
A.研究细菌构造
B.测定运行中火车的速度
C.参赛中的艺术体操运动员
D.月球
思路解析:细菌虽小,但我们若研究细菌的构造,则不能把它当成质点;在测定运行中的火车速度时,可以不考虑火车的形状,能够将其当成质点;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中得分高低与其动作有关,不能将其看成质点;对月球来讲,若研究它的公转,可以把它当成质点,若研究它的自转或构成,则不能当成质点.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