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  
“中国的行政区划”是中国地理第一章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它是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记三十二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简称,并能将其准确地填注在中国政区填充图上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反复识记,多次强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从政区图中提取各种信息,引导学生多方位读图
1.寻找重要地点所在的省区。通过寻找熟悉省区名称及位置。如先让学生找出本省在政区图中的位置,并回答户口所在地的省、县、乡的名称,从而了解本省的位置以及三级行政区的划分;其次让学生找出疆域四至点所在的省区;再引导学生熟悉一些省级行政中心及其所在的省,并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抢答,教师报城市名,学生答省名,看谁答得快。
2.沿线找省。线主要有国界线、海岸线、河流干线、经纬线、铁路线等,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几条线,用教棒在政区教学挂图上沿线移动,由学生回答经过的省区;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回答一些问题。如,我国邻国最多的省是______;山西和陕西的分界线是______;长江和黄河下游各穿过哪两个省?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哪几个省区?等等。
3.通过观察,展开联想,了解各省的轮廊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说出一些省的轮廓特征,从而加深印象,便于识别记忆。如陕西象袋鼠,湖南象人头,黑龙江象天鹅,山东象老鹰,甘肃两头宽中间窄,河北和江西北宽南狭,江苏、山西象平行四边形等。
4.找邻省,记省名。先在政区图中找出本区省的邻省,然后再分别找出江西、四川、陕西、内蒙古的邻省。这样可进一步加深印象。
二、加工编码,强化记忆,快速填图
学生经过多方位读图后,对各省区的名称和分布已有所了解,但还需进一步加工、编码和储存,才能得到巩固。
1.按区域方位引导学生编码识记。运用投影片(一)“我国行政区”,按区域方位巧记省级行政区名:
东北黑吉辽;北疆内蒙古;
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两河两山加京津;
位于长江中下游的:两湖三江加沪皖;
位于南部沿海的;两广两岛加福建;
西北、西南的省区是:陕甘宁、青藏新、云贵川渝。
引导学生一边读图,一边识记,同时师生共同用磁性政区拼图,按大区逐一拼合。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区域方位,有利于整体编码识记。
2.顺口溜强化记忆。用投影片(二)“顺口溜”巧记省名:
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
云贵川内青藏新,陕甘二宁又二岛,
行政区划分三级,二三、四、五要记牢。(二三指二十三个省,四指四个直辖市,五指五个自治区)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熟记。
3.独立填图,自我反馈,同桌互查。在填图前教师应讲一些填政区图的规津,如先填四市二岛(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台湾、海南)、黑吉辽、内蒙古、陕甘宁、青藏新、云贵川,接着填两广两湖两河山、最后填三江(江西、浙江、江苏)和福安。填图时间为五分钟,进行全班比赛,看谁填得最快,最正确,然后同桌互查。
三、讲清由来,巧记简称
在三十二个简称中有哪些简称是取自全名中的一个字(除内蒙古外),这一类是学生感到最好记的。还有些简称取自境内著名的山河名或历史上的有关名称,这一类是学生感到较难记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突破这一教学难点。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简称的来龙去脉,联系历史知识去记忆,如:湖南因湘江而得名,山西省春秋时为晋国的辖地,重庆因嘉陵江古称渝江而得名等。
其次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进行巧记,如:广西——林山水  云南——缅甸——  湖北——扬子鳄——  海南——州海峡  广东——语  福建——南语还可利用成语帮助记忆,如:蜀犬吠日、黔驴技穷、朝秦暮楚、秦晋之好、得蜀望陇、马空冀北等。通过发散性的思维联想,学生记得快,记得牢。